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食品工业
主办: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
主管: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4-471X
CN:31-1532/TS
影响因子:0.674052
被引频次:48781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统计源期刊(2011);期刊分类:轻工业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2)

来源:食品工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强化科技内涵 引导行业科学使用益生菌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姚粟在会上表示,现阶段益生菌行业的标准法规进展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越

强化科技内涵

引导行业科学使用益生菌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姚粟在会上表示,现阶段益生菌行业的标准法规进展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内外政府监管机构陆续发布、更新了益生菌相关标准法规与技术指南,对益生菌的菌株水平鉴定、特征分析和评价标准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我国团体标准将在加速推动益生菌新技术的标准化,通过新技术标准化促进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浙江大学何国庆教授在会上表示,健全完善的益生菌标准法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益生菌分会,十几年来持续关注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科技优势,整合智力资源,为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进研究员对标准内容进行解读时表示,团体标准对食品用益生菌的基本要求、菌株水平要求、生产过程要求、技术要求、贮存和运输、在食品中的应用及标签标识等内容进行规范,在与国际标准法规接轨的同时,满足了现阶段我国益生菌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樊红平指出,益生菌原料本身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涉及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科学监管也具有其复杂性。此次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聚焦原料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专家、行业层面已经达成对益生菌原料的共识,将更有利于推动益生菌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 王 薇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由江南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大学、IFF-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科研院所及益生菌原料、应用企业共同完成。未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继续基于益生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凝练和发布重要科学共识及团体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食品工业》 网址: http://www.spgyzz.cn/zonghexinwen/2022/0623/1071.html


上一篇:五部门:推动“地方小吃”食品工业化
下一篇:海关总署对台湾地区1家企业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