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茅台和舍得售价的差距完全不在于产品上,而在于品牌价值,这时候茅台显然不会通过添加添加剂牺牲品牌调性。
文:向善财经
如果说,在这场舆论风波中是否存在完全不受影响的细分食品行业,奶粉必定是其中一个。
对于消费者来说,亲妈在食品安全上苦口婆心20年的劝诫没起作用,结果被“科技与狠活”吓得都已经焦虑了,看见啥都不敢吃了。
在向善财经看来,对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讨论,可以根据是否标识添加剂以及是否使用添加剂,实际上可以划分为四种情况:有标识有添加、有标识无添加、无标识无添加、无标识有添加。
作为深加工乳制品,奶粉能否远离这场风波的原因在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不断提高奶粉行业监管要求,先是推出奶粉配方注册制,如今又迎来了奶粉新国标+奶粉配方二次注册,国家对奶粉行业的严格程度堪比药品,标准也远超国外奶粉标准,让消费者能够完全放心。
比如可以要求外卖、小吃以及饭店里的食品同样参照包装食品给出配料表以及添加剂成分,保证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自由选择。
写到这里,小编突然感觉有些口渴,看着手中可乐配料表上:果葡糖浆、咖啡因、二氧化碳、焦糖色等字眼,一口闷了下去......
如今,辛吉飞在消费者的口中已经拥有了“东北绝命毒师”、“霍格沃茨中国分校区唯一指定魔药学教授”、“全能型喷射战士”等诸多传奇称号。
如果完全从商业视角来分析,什么能抵挡住商家使用添加剂来降低成本的诱惑?唯有品牌。
令“海克斯科技”红遍网络的,离不开两名短视频博主的推动,刘怂和辛吉飞,或许这两位起初也并没有料想到该事件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近日,海克斯科技在互联网各娱乐内容平台愈演愈烈,对消费者层面的冲击也不断扩大。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消费者的这种不信任感就像一座亟待爆发的火山,而海克斯科技事件只不过是这座火山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而已。最终,这种不信任如同岩浆一般喷发,毁灭途径的一切。
商家对添加剂进行违规使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比如用淀粉制作的淀粉肠,肯定比肉肠的成本更低,用三花淡奶得到的白色羊汤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这是驱动商家大量使用添加剂的主要原因。
想要缓解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焦虑,单单宣扬海克斯科技没有意义,那么该如何做呢?
这个词语出自游戏《英雄联盟》,特指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高精尖技术,但在短视频博主口中,它成为了利用食品添加剂“化腐朽为神奇”的恐怖存在。
很快,一场关于“海克斯科技”的大讨论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有人认为博主们在暗示所有食品添加剂不安全、不健康,制造焦虑和恐慌。也有人认为博主揭露了无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行径,应该予以支持。那么这场闹剧究竟该如何收场?
就像有些人说的,能够玩转“海克斯科技”,就可以掌握流量密码。
焦虑向来是一门好生意,比如,很多人因为知识焦虑购买大量的知识付费产品,但这些速成的知识未必能够帮助用户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对身材的焦虑,让很多人在健身房办卡、购买私教课程,但热度消退之后很快忘却初衷。
客观来看,海克斯科技爆火是有前兆的。过去几年,奶粉行业三聚氰胺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等不少恶性新闻的曝光,不断降低消费者对食品加工业的信任感。
如果过滤掉群体所宣泄的无用情绪,规避掉群体的非理性支配,如何从多维度看待该事件所造成的正反面影响,更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该事件意义所在。
文章来源:《食品工业》 网址: http://www.spgyzz.cn/zonghexinwen/2022/1013/1091.html